南归诗十九首 途中示子将三首之三 其六
南归诗十九首 途中示子将三首之三 其六。明代。李流芳。 我年未四十,已怀退隐图。俯仰又十年,何为尚踌躇。经过怯往迹,魂魄识畏途。去来廿年间,道里三万馀。车装敝屡更,何况此微躯。所以不自决,岂徒为饥驱。富贵亦复佳,岁月待我乎。婚嫁幸已毕,余口亦易糊。故山皋亭下,桃李满村墟。深坞秀泉石,近筑静者庐。新梢想出篱,疏泉行绕渠。双髽指天目,一勺见西湖。言之病已苏,况当长久居。息黥补吾劓,造物岂区区。
[明代]:李流芳
我年未四十,已怀退隐图。俯仰又十年,何为尚踌躇。
经过怯往迹,魂魄识畏途。去来廿年间,道里三万馀。
车装敝屡更,何况此微躯。所以不自决,岂徒为饥驱。
富贵亦复佳,岁月待我乎。婚嫁幸已毕,余口亦易糊。
故山皋亭下,桃李满村墟。深坞秀泉石,近筑静者庐。
新梢想出篱,疏泉行绕渠。双髽指天目,一勺见西湖。
言之病已苏,况当长久居。息黥补吾劓,造物岂区区。
我年未四十,已懷退隐圖。俯仰又十年,何為尚躊躇。
經過怯往迹,魂魄識畏途。去來廿年間,道裡三萬馀。
車裝敝屢更,何況此微軀。所以不自決,豈徒為饑驅。
富貴亦複佳,歲月待我乎。婚嫁幸已畢,餘口亦易糊。
故山臯亭下,桃李滿村墟。深塢秀泉石,近築靜者廬。
新梢想出籬,疏泉行繞渠。雙髽指天目,一勺見西湖。
言之病已蘇,況當長久居。息黥補吾劓,造物豈區區。
唐代·李流芳的简介
李流芳(1575~1629)明代诗人、书画家。字长蘅,一字茂宰,号檀园、香海、古怀堂、沧庵,晚号慎娱居士、六浮道人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,侨居嘉定(今属上海市)。三十二岁中举人,后绝意仕途。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,风格清新自然。与唐时升、娄坚、程嘉燧合称“嘉定四先生”。擅画山水,学吴镇、黄公望,峻爽流畅,为“画中九友”之一。亦工书法。
...〔
► 李流芳的诗(253篇) 〕
清代:
尤侗
美人满院红妆,绿珠忽向高楼坠。非云非雨,非朝非暮,一天春思。
绣阁娇慵,厌他轻薄,重门深闭。奈偷从墙角,窣来窗畔,人前故眠羞起。
美人滿院紅妝,綠珠忽向高樓墜。非雲非雨,非朝非暮,一天春思。
繡閣嬌慵,厭他輕薄,重門深閉。奈偷從牆角,窣來窗畔,人前故眠羞起。
唐代:
庞蕴
行学非真道,徒劳神与躯。千里寻月影,终是枉工夫。
不悟缘声色,当今学者疏。但看起灭处,此个是真如。
行學非真道,徒勞神與軀。千裡尋月影,終是枉工夫。
不悟緣聲色,當今學者疏。但看起滅處,此個是真如。
宋代:
连文凤
少年场屋苦奔波,每对书檠读不多。
三十年来书好读,可邻老眼费摩挲。
少年場屋苦奔波,每對書檠讀不多。
三十年來書好讀,可鄰老眼費摩挲。
清代:
徐仲山
丝竹何妨托素心,高山流水寄知音。桥因通过方题柱,花为亲探便入林。
文字有灵能赤绿,诗书无劫可浮沉。春风解释虞翻恨,始信名山酝酿深。
絲竹何妨托素心,高山流水寄知音。橋因通過方題柱,花為親探便入林。
文字有靈能赤綠,詩書無劫可浮沉。春風解釋虞翻恨,始信名山醞釀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