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日可俟的成语故事

拼音zhǐ rì kě sì
基本解释指日:可以指出的日期。为期不远,不久就可以实现。
出处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九山王》:“由是九山王之名大噪。加翁为护国大将军。高卧山巢,公然自负,以为黄袍之加,指日可俟矣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指日可俟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指日可俟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不过尔尔 | 清 沈复《浮生六记 浪游记快》:“其红门局之梅花,姑姑庙之铁树,不过尔尔。” |
惨不忍睹 | 清 黄小配《洪秀全演义》:“尸首堆积,惨不忍睹。” |
假公济私 | 元 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济私,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!” |
价值连城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》:“赵惠文王时,得楚和氏璧。秦昭王闻之,使人遗赵王书,愿以十五城请易璧。” |
逢人只说三分话 | 宋·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1卷:“如今俗语云,逢人只说三分话,只此便是不忠。” |
打肿脸充胖子 | 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十章:“打肿脸充胖子,你还知道羞耻不?” |
蝶粉蜂黄 | 唐·李商隐《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》:“何处拂胸资蝶粉,几时涂额藉蜂黄。” |
一文不名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佞幸列传》:“竟不得名一钱,寄死人家。” |
极重不反 | 清·陈确《答张考夫书》:“今《大学》之为圣经,已成极重不反之势。” |
废书而叹 | 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太史公曰:余读《孟子》书,至梁惠王问‘何以利吾国’,未尝不废书而叹也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