停辛伫苦的成语故事


停辛伫苦

拼音tíng xīn zhù kǔ

基本解释停:止息,停留;伫:贮积。辛劳长期缠身。形容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。

出处唐 李商隐《河内诗》之一:“栀子交加香蓼繁,停辛伫苦留待君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停辛伫苦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停辛伫苦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一本正经 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26章:“我原是故意闹别扭,也知道自己要挨打,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:‘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,没有做错。’”
轮焉奂焉 西汉 戴圣《礼记 檀弓下》:“美哉轮焉!美哉奂焉!”
零光片羽 黄远庸《记者眼光中之孙中山》:“其所对北京内外记者所言,皆不过此三种政策之零光片羽,盖孙先生之乐观主义如此。”
八荒之外 战国 郑 列御寇《列子 仲尼》:“虽远在八荒之外,近在眉睫之内,来干我者,我必知之。”
饮水思源 北周 庾信《征调曲》:“落其实者思其树,饮其流者怀其源。”
不得而知 唐 韩愈《争臣论》:“故虽谏且议,使人不得而知焉。”
自食其果 茅盾《〈呼兰河传〉序》:“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,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。
角巾素服
飞檐走壁 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26回:“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。”
刀耕火种 宋 陆游《雍熙请机老疏》:“山宿山行,平日只成露布;刀耕火种,以今别是生涯地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