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余地的成语故事

拼音liú yú dì
基本解释不把话说死或不把事办绝,留下进退回旋的地步。
出处清·纪昀《阅微草堂笔记》第11卷:“此狐眼光如镜,然词锋太利,未免不留余地矣。”
暂未找到成语留余地 的典故!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留余地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春风化雨 |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上》:“有如时雨化之者。” |
风驰电掣 | 《六韬 龙韬》:“奋威四人,主择材力,论兵革,风驰电掣,不知所由。” |
靡所底止 | 《诗经·小雅·祈父》:“胡转予于恤,靡所底止。” |
逸游自恣 |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少为贵戚,逸游自恣。” |
举贤任能 | 《礼记 大传》:“三曰举贤,四曰使能。” |
神采奕奕 | 明 沈德符《野获编 玩具》:“细视良久,则笔意透出绢外,神采奕奕。” |
稳操胜券 | 西汉 司马迁《史记 平原君传》:“且虞卿操其两权,事成,操右券以责。” |
供不应求 | 《茅盾选集 长春南关行》:“现在接受了南方六个单位的订货单,每天生产一至二吨,供不应求。” |
见危致命 | 春秋·鲁·孔丘《论语·子罕》:“士见危致命,见得思义。” |
抱恨黄泉 | 唐·李贤等引注《邕别传》:“臣所在孤危,悬命锋镝,湮灭土灰,呼吸无期。诚恐所怀随躯腐朽,抱恨黄泉。”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