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字库a>成语词典泰山不让土壤泰山不让土壤的故事

泰山不让土壤的成语故事


泰山不让土壤

拼音tài shān bù ràng tǔ rǎng

基本解释泰山不排除细小的土石,所以能那么高。比喻人度量大,能包容不同的事物。

出处《史记·李斯无传》:“是以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。”


泰山不让土壤的典故

战国时期,秦王嬴政因恨吕不韦专权,设法排挤他,吕不韦畏罪自杀。嬴政将吕不韦的门客全部驱散。吕不韦的门客李斯上书嬴政:“是以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大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。”嬴政遂留用他。
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泰山不让土壤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手下留情 《庚子风云》:“在这几个当口,赵三多明明可以乘虚而入,将王成德击倒,他却一再手下留情,都把王成德让过了。”
畏缩不前 宋 魏泰《东轩笔录》第七卷:“唐子方始弹张尧佐,与谏官皆上疏。及弹文公,,则吴奎畏缩不前,当时谓拽动阵脚。”
嘘寒问暖 冰心《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》:“孩子们安静听话,太太笑脸相迎,嘘寒问暖。”
百川归海 西汉 刘安《淮南子 氾论训》:“百川异源,而皆归于海;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。”
形神不全 西汉·刘向《战国策·齐策》:“士生乎鄙野,推选则禄焉,非不遂遵也,然而形神不全。”
丑声远播 《宋书·卢陵孝献王义真传》:“咸阳之酷,丑声远播。”
栋梁之材 南朝 梁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庾子嵩目和峤,森森如千丈松,虽磊砢有节目,施之大厦,有栋梁之用。”
三人行,必有我师 先秦 孔子《论语 述而》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
来踪去迹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6卷:“陆婆向来也晓得儿子些来踪去迹,今番杀人一事,定有干涉,只是不敢问他,却也怀着鬼胎。”
悬崖勒马 元 郑德辉《智勇定齐》:“呀,你如今船到江心补漏迟,抵多少临崖勒马才收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