垂暮之年的成语故事


垂暮之年

拼音chuí mù zhī nián

基本解释垂:将,快要;暮:晚,老年。快要到老年。

出处宋 张元干《庐川词 醉落魄》:“年华垂暮犹离索。


暂未找到成语垂暮之年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垂暮之年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治丝益棼 先秦 左丘明《左传 隐公四年》:“以乱,犹治丝而棼之也。”
十全十美 清 陈朗《雪月梅传》:“贤侄出门也得放心,岂不是十全十美。”
辙鲋之急 战国·宋·庄周《庄子·外物篇》:“车辙中有鲋鱼焉,曰‘我东海之波臣也,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!’”
野心勃勃 清 陈天华《狮子吼》:“这一位大帝野心勃勃,就想把世界各国尽归他的字下。”
绰有余裕 先秦 孟轲《孟子 公孙丑下》:“我无官守,我无言责也,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?”
刻骨铭心 唐 李白《上安州李长史书》:“深荷王公之德,铭刻心骨。”
将功补过 《晋书 王敦传》:“当令任不过分,役其所长,以功补过,要之将来。”
胆如斗大 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蜀志·姜维传》:“维妻子皆伏诛。”裴松之注引《世语》:“维死时见剖,胆如斗大。”
口快心直 清 曹雪芹《红楼梦》:“云姑娘,你如今长大了,越发心直嘴快了。”
出头露面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:“孙二娘从小出头露面,况是过来人,惯家儿,也不害什么羞耻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