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灰意懒的成语故事


心灰意懒

拼音xīn huī yì lǎn

基本解释灰心失望;意志消沉。形容丧失信心;不图进取。灰:消沉;懒:懈怠。

出处元 乔吉《玉交枝 闲适》曲:“不是我心灰意懒,怎陪伴愚眉肉眼?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心灰意懒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心灰意懒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连绵不绝 明·朱国祯《涌幢小品·神惠记》:“往余再丧妻,四丧子,复丧妹,最后丧母,连绵不绝。哭泣悲伤,五衷菀结。”
一轨同风 《晋书 苻坚载记上》:“一轨九州,同风天下。”
意气风发 三国 魏 曹植《魏德论》:“武皇之兴也,以道凌残,义气风发。”
户限为穿 唐 李绰《尚书故实》:“(智永禅师)积年学书,秃笔头十瓮,每瓮皆数石。人来觅书,并请题头者如市,所居户限为之穿穴。”
漏洞百出 姚雪垠《<歧路灯>序》:“我们从《歧路灯》中感到亲切的部分往往不是道貌岸然的人物,而是各种世俗人物,同时也看出来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漏洞百出。”
同心合力 《书·泰誓中》:“予有乱臣十人,同心同德。”
安步当车 西汉 刘向《战国策 齐策四》:“晚食以当肉,安步以当车,无罪以当贵,清静贞正以自虞。”
藏形匿影 《邓析子 无厚》:“君者,藏形匿影,群下无私。”
主明臣直 明·张居正《帝鉴图说》上篇:“妾闻主明臣直,今魏征直,由陛下之明也。”
俭以养德 三国·蜀·诸葛亮《诫子书》:“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