抓腮挖耳的成语故事


抓腮挖耳

拼音zhuā sāi wā ěr

基本解释形容心里焦急而无法可想的样子,也形容高兴得不知怎么办为好。

出处茅盾《林家铺子》:“大家喝了一会闷酒,抓腮挖耳地想不出好主意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抓腮挖耳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抓腮挖耳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冰壶秋月 宋 苏轼《赠潘谷》诗:“布衫漆黑手如龟,未害冰壶贮秋月。”
空空荡荡 浩然《艳阳天》第121章:“屋子里空空荡荡,冷冷清清。”
所作所为 明 李贽《答周西岩书》:“我不识渠半生以前所作所为,皆是谁主张乎?”
旦夕之间 汉·无名氏《焦仲卿妻》:“蒲苇一时纫,便作旦夕间。”
算无遗策 《晋书 桓玄传》:“自谓经略指授,算无遗策。”
空谷传声 南朝 梁 萧衍《净业赋》:“若空谷之应声,似游形之有影。”
目不转睛 晋 杨泉《物理论》:“子义燃烛危坐通晓,目不转睛,膝不移处。”
三长两短 明 罗贯中《三遂平妖传》:“万一些后再有三长两短,终不能靠着太医活命。”
止于至善 西汉 戴圣《礼记 大学》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”
困而不学 《论语·季氏》:“生而知之者,上也;学而知之者,次也;困而学之,又其次也;困而不学,民斯为下矣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