慷慨仗义的成语故事


慷慨仗义

拼音kāng kǎi zhàng yì

基本解释仗义:讲义气。为了讲情谊或主持公道而毫不吝啬地帮助别人。

出处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十回:“象你做这样慷慨仗义的事,我心里喜欢,只是也要看来说话的是个什么样的人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慷慨仗义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慷慨仗义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颐指气使 唐 元稹《追封李逊母崔氏博陵郡太君制》:“今逊等有地千里,有禄万钟,颐指气使,无不随顺,所不足者,其唯风树寒泉之思乎!”
日日夜夜 洪深《青龙潭》第二幕:“这里,刘秀三日日夜夜的车水,车的晕倒在水车上。”
默不做声 玛拉沁夫《茫茫的草原》第三卷:“刘峰默不做声,顺着梯子下了几阶,又回身关好柜底板。”
户限为穿 唐 李绰《尚书故实》:“(智永禅师)积年学书,秃笔头十瓮,每瓮皆数石。人来觅书,并请题头者如市,所居户限为之穿穴。”
二八佳人 宋·苏轼《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》诗:“二八佳人细马驮,十千美酒渭城歌。”
惜指失掌 《南史 阮佃夫传》:“佃夫拂衣出户,曰:‘惜指失掌邪?’”
劳民伤财 《元史 李元礼传》:“而又劳民伤财,以奉土木。”
辞简意足 元·白珽《湛园静语·叶水心》:“如此数卷,辞简意足,一坐骇然。”
珠宫贝阙 战国楚·屈原《九歌·河伯》:“鱼鳞屋兮龙堂,紫贝阙兮朱宫。”
昂藏七尺 明 汪廷讷《种玉记 奇术》:“天付昂藏七尺躯,寻章摘句懒攻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