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乡子(集句)
南乡子(集句)。宋代。苏轼。 何处倚阑干(杜牧)。弦管高楼月正圆(杜牧)。胡蝶梦中家万里(崔涂),依然。老去愁来强自宽(杜甫)。明镜借红颜(李商隐)。须著人间比梦间(韩愈)。蜡烛半笼金翡翠(李商隐),更阑。绣被焚香独自眠(许浑)。
[宋代]:苏轼
何处倚阑干(杜牧)。弦管高楼月正圆(杜牧)。胡蝶梦中家万里(崔涂),依然。老去愁来强自宽(杜甫)。
明镜借红颜(李商隐)。须著人间比梦间(韩愈)。蜡烛半笼金翡翠(李商隐),更阑。绣被焚香独自眠(许浑)。
何處倚闌幹(杜牧)。弦管高樓月正圓(杜牧)。胡蝶夢中家萬裡(崔塗),依然。老去愁來強自寬(杜甫)。
明鏡借紅顔(李商隐)。須著人間比夢間(韓愈)。蠟燭半籠金翡翠(李商隐),更闌。繡被焚香獨自眠(許渾)。
唐代·苏轼的简介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...〔
► 苏轼的诗(2851篇) 〕
清代:
陈维崧
后堂恰与中门近,当时日傍飞蝉鬓。犹记捉迷藏,水晶庭院凉。
侍儿前后逻,何计将他躲。匿笑颤花枝,鞋尖露一丝。
後堂恰與中門近,當時日傍飛蟬鬓。猶記捉迷藏,水晶庭院涼。
侍兒前後邏,何計将他躲。匿笑顫花枝,鞋尖露一絲。
宋代:
毕仲游
北极回天象,西陵法帝居。松门黄道直,帐殿紫宸虚。
宴罢千秋节,哀缠六尺舆。御诗兼手诏,新见睿思书。
北極回天象,西陵法帝居。松門黃道直,帳殿紫宸虛。
宴罷千秋節,哀纏六尺輿。禦詩兼手诏,新見睿思書。
明代:
王世贞
裁呼小草便无闻,祇为惭他誓墓文。若道长安车马色,春风吹作五陵云。
裁呼小草便無聞,祇為慚他誓墓文。若道長安車馬色,春風吹作五陵雲。
明代:
罗万杰
露下空山客袂凉,残荷新菊叠衰荣。池边宿鸟翻林影,竹里流泉杂磬声。
是夕逢秋偏澹滟,何人对月不凄清。香瓯茗碗共深坐,一室萧然称野情。
露下空山客袂涼,殘荷新菊疊衰榮。池邊宿鳥翻林影,竹裡流泉雜磬聲。
是夕逢秋偏澹滟,何人對月不凄清。香瓯茗碗共深坐,一室蕭然稱野情。
明代:
李梦阳
大梁城东云出雷,捩风拖雨故徘徊。黄鹂坐树深无语,紫燕衔泥阻未回。
即恐孝娥为早冢,不闻神女傍阳台。火云西日垂垂暮,屋隙愁看返照来。
大梁城東雲出雷,捩風拖雨故徘徊。黃鹂坐樹深無語,紫燕銜泥阻未回。
即恐孝娥為早冢,不聞神女傍陽台。火雲西日垂垂暮,屋隙愁看返照來。
唐代:
李涉
无奈落叶何,纷纷满衰草。疾来无气力,拥户不能扫。
欲访云外人,都迷上山道。
無奈落葉何,紛紛滿衰草。疾來無氣力,擁戶不能掃。
欲訪雲外人,都迷上山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