创作背景
淳熙五年(1178年),词人与辛弃疾二人从水路旅游,经过扬州,登上了多景楼,感怀伤景,不能自已,于是写下了这首词。
参考资料:
1、刘石主编;清华大学《宋词鉴赏大辞典》编写组编.宋词鉴赏大辞典:中华书局,2011.08:第1057页
杨炎正简介
宋代·杨炎正的简介

杨炎正(1145—?)字济翁,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杨万里之族弟。庆元二年(1196)年五十二始登第,受知于京镗,为宁县簿。六年,除架阁指挥,寻罢官。嘉定三年(1210)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僚论劾,诏与在外差遣,知藤州。嘉定七年又被论罢,改知琼州,官至安抚使。杨炎正与辛弃疾交谊甚厚,多有酬唱。
...〔 ► =$docheckrep[2]?ReplaceWriter($ecms_gr[writer]):$ecms_gr[writer]?>的诗(69篇)〕猜你喜欢
-
水光潋滟晴方好,山色空蒙雨亦奇。
出自 宋代 苏轼: 《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·其二》
- 空山新雨后,天气晚来秋。
-
人间万事,毫发常重泰山轻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: 《水调歌头·壬子三山被召陈端仁给事饮饯席上作》
- 黄师塔前江水东,春光懒困倚微风。
- 若是前生未有缘,待重结、来生愿。
-
时光只解催人老,不信多情,长恨离亭,泪滴春衫酒易醒。
出自 宋代 晏殊: 《采桑子·时光只解催人老》
-
老来情味减,对别酒、怯流年。
出自 宋代 辛弃疾: 《木兰花慢·滁州送范倅》
- 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
- 风淅淅,雨纤纤。难怪春愁细细添。
-
相思相望不相亲,天为谁春。
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: 《画堂春·一生一代一双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