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柳宗元的诗 > 岭南江行

岭南江行

[唐代]:柳宗元

瘴江南去入云烟,望尽黄茆是海边。

山腹雨晴添象迹,潭心日暖长蛟涎。

射工巧伺游人影,飓母偏惊旅客船。

从此忧来非一事,岂容华发待流年。

励志 

岭南江行译文及注释

译文

江水南去隐入那茫茫云烟,遍地黄茅的尽头便是海边。

雨过天晴山腰间大象出没,阳光灼热潭水里水蛭浮现。

射工阴险地窥伺行人身影,飓母不时地惊扰旅客舟船。

从今后忧虑之事何止一桩,哪容我衰老之身再挨几年!

注释

岭南:指五岭以南的地区,即今广东、广西一带。

瘴(zhàng)江:古时认为岭南地区多有瘴疠之气,因而称这里的江河为瘴江。云烟:云雾,烟雾。

黄茆(máo):即黄茅,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。

山腹:山腰。象迹:大象的踪迹。

潭心:水潭中心。蛟涎:蛟龙的口液。这里指水蛭。

伺:窥伺。射工:即蜮,古代相传有一种能含沙射影的动物。

飓母:飓风来临前天空出现的一种云气,形似虹霓。亦用以指飓风。

华(huā)发:花白的头发。流年:如水般流逝的光阴、年华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王松龄 杨立扬 等 .柳宗元诗文选译 .成都 :巴蜀书社 ,1991 :34-35 .

岭南江行创作背景

  此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(815年)柳宗元进入今广西以后赴任柳州刺史的旅途之中。当时作者因谗被贬柳州,溯湘江进入岭南,继续乘船经灵渠入岭南水系到达柳州刺史任所。

参考资料:

1、王松龄 杨立扬 等 .柳宗元诗文选译 .成都 :巴蜀书社 ,1991 :34-35 .

岭南江行鉴赏

  此诗写出了岭南的特异风物瘴江、黄茆、象迹、蛟涎、射工、飓母,曲折地反映出当地荒凉落后的自然环境,同时运用象征手法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政治环境的险恶,发出了“从此忧来非一事,岂容华发待流年”的感慨,蕴含着对未来的忧虑之情,表示不能坐待时光的流逝,要在柳州刺史任内为治理地方有所建树。

  诗中“从此忧来非一事,岂容华发待流年”两句与苏轼的《念奴娇·赤壁怀古》“故国神游,多情应笑我,早生华发”都提到“华发”,但情感有所不同。从两者相比较可知,此诗意志并不消沉,情感并不低回,作者有欲趁暮年有所奋发之意。

柳宗元简介

唐代·柳宗元的简介

柳宗元

柳宗元(773年-819年),字子厚,唐代河东(今山西运城)人,杰出诗人、哲学家、儒学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著名作品有《永州八记》等六百多篇文章,经后人辑为三十卷,名为《柳河东集》。因为他是河东人,人称柳河东,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,又称柳柳州。柳宗元与韩愈同为中唐古文运动的领导人物,并称“韩柳”。在中国文化史上,其诗、文成就均极为杰出,可谓一时难分轩轾。

...〔 ► 柳宗元的诗(193篇)

猜你喜欢

仙居阁

宋代沈辽

鹤驭已归三十春,至今重阁无纤尘。蟠桃谁知天上事,白骨不驻城中人。

门外江流似平昔,林间鸟雀空悲辛。当时留侯强辟谷,黄石老翁悟终身。

孙膑

宋代徐钧

百年家学妙兵机,知彼犹怜己未知。

绝爱奇功成砍树,何缘卫足不知葵。

虞美人 冬夜听雨

清代沈善宝

打窗落叶声萧瑟。寒气灯前逼。病来诗思已无聊。添得这般情景、助魂销。

霜鸿阵阵飞何急。岂有愁难说。一番疏雨一番风。知否有人憔悴、小楼中。

为陆子齐题杏林春燕图

明代朱应登

长安三月黄鹂飞,杏花如雪飘人衣。陆郎二十擅文誉,早向甘泉献赋归。

琼林日高酒如乳,意气侵凌天尺五。中坐宾僚列上公,教坊细乐呈新谱。

赠周仲鸣进士四首 其四

明代林光

斯文曾未识荆州,多少明珠惜暗投。画舫莫随流水去,白云多被好山留。

扫除俗虑新茅笔,披过寒冬老布裘。未了乾坤男子事,几宜担负几宜休。

和诸庵花光十梅颂 其三

王柏

空里翻身透出,风前玉立精神。百草头边未觉,还他独占先春。